博山鸡油黄千锤百炼的稀世传奇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可谓“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 70%。更关键地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像金银制品,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即付诸东流。在博山的琉璃史上有一种名贵琉璃,流传几百年至今不衰,那就是鸡油黄。博山“鸡油黄”在明初兴起,盛产于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清代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玻璃厂请博山工匠生产过这种琉璃色料,为宫廷专用贡品,称为“御黄”,又称“黄玉”。中国古代以黄为至尊之色,故明清两代“鸡油黄”制品只供皇家使用。博山名贵琉璃料器“鸡油黄”,色呈正黄色,光泽晶莹,温润凝重,抛光后,似被酥油浸透,艳艳欲滴。因其色泽和油润度都酷似母鸡腹中鸡油,博山人便给它取了一个形象贴切的名字——鸡油黄。“鸡油黄”的制作配方非常复杂,须精心调配,特别在烧制过程中更为讲究,品质上乘的鸡油黄作品极少,匠人中有“十缸九不成”之说。因此,此种料器更显得宝贵。博山名贵琉璃料器“鸡油黄”的生产制作过程为:色彩艳丽,造型夸张,更使琉璃艺术品平添妙趣。摄影/梁文生色彩艳丽,造型夸张,更使琉璃艺术品平添妙趣。摄影/梁文生1.配料:根据博山鸡油黄的配料秘方,静心选择成色好、纯度高、产地地道的琉璃原料备用;2.融化:将精选原料以 1400℃以上高温进行熔制;3.成型:通过传统八卦炉,用吹、捻、滚、压等方式,制作鸡油黄料器或制作供雕刻的鸡油黄坯料;4.雕刻:一是在料器的表面用浮雕的刻法,增加表面立体效果;二是用其雕刻手法在“鸡油黄”坯上进行浅浮雕刻,然后用一种秘制的颜料,根据雕刻内容进行润色,润色后的花、鸟、鱼、虫均栩栩如生,再加上“鸡油黄”本身的颜色和润度,更彰显出了它的雍容华贵,天作之合。博山名贵琉璃料器“鸡油黄”多用以制作造型古朴端庄的瓶、壶、罐、盒、盘等器皿,刻以浮雕花纹,含蓄蕴藉,华丽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