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说起包拯,上至耄耋老翁,下至妇孺稚童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古代官员了,可能大家对他的记忆都源自中国最早的那部武侠小说《七侠五义》和那部由金超群主演的电视剧《包青天》,当然小说和电视剧的情节都是进过演义和杜撰的,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包拯的简历: 历史上的包拯(出自《历代圣贤名人像册》) 电视剧中金超群扮演的包拯 包拯(999 年-1062 年 7 月 3 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东),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 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 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 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 、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塑像 包黑子到底黑不黑? 首先宋史上并没有关于包大人黑脸只言片语的记载,而且包大人是进士出身,典型的读书人,个子也不高,大约只有一米六五,(据 1973 年合肥肥东大兴集发现的包拯墓中,专家们分析包拯个子只有 1.65 米左右),在古代读书人一般都是“白面书生”形象,从《历代圣贤名人像册》上的画像来看,包大人也是一副比较温文儒雅的气质,并不像电视剧中那边威武高大,面黑如炭的形象,另外眉间也并无月牙形标志,那么包大人是怎样被“黑”的呢? 包拯的黑脸是元明以来戏剧化妆师设计的一项杰作,包拯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平常不苟言笑,总是板着一张脸,让人生畏,当时人就流传着“让包拯笑比让黄河水变清还要难”。而黑色正好能表现出这样威严之态,包拯在民间也就被塑造成了脸黑如炭的人,同时这也更加突出了包拯的威严、正直、刚毅的“包青天”的形象。黑脸包公只是一个文学艺术形象,与包拯原来面貌无关。 位于合肥的包公祠 包拯是谁养大的? 电视剧上的情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