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案导学下的自主合作模式初探自去年我县开展有效教学过关活动以来,切实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高效的课堂,已成为我们历史组全体同仁的共识。在实践中,我们利用导学案,将前置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制造了学案导学下的自主、合作模式,该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以学案为载体,将学案与教材相结合,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老师的讲解诱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具体说来,该模式操作流程如下: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二、学案辅助。再读课文在学生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再下发导学案,这样会方便学生自主梳理课文。历史导学案分五部分:课题、学习目标、知识提纲、课堂探究和达标检测。学习目标的制定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的要求,目标的表述是用“记住”“掌握”等非常明确的词语,让学生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知识提纲部分,如有疑难问题及时记载下来。这部分我们要求学生自学,自主解决问题,不允许合作。三、组内合作。初步释疑在导学案的完成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是个人解决不了的,再加上学生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放到小组讨论的层次上。合作小组我们以前后左右四人为一组,由组长负责主持,要求每人都要积极参加,必须要全员发言。小组活动的内容有三项:首先是对知识提纲进行相互找错纠错,再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新问题进行讨论,沟通解决方法,完善问题。最后是讨论导学案中的课堂探究题。课堂探究题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而设计的,可以以问题的方式出现,也可以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可以说课堂探究题是学案中最有创新提升空间的地方。比如学习九年级《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时,我们设计了一道问答式探究题:为什么早期人类文明都产生在大河流域?再比如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们又设计了材料型探究题如下:“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宝,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摘自王世德《世界近代史》,请结合史实说明工业革命如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制造条件的?这些题目都需要小组成员在充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