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漫画在抗战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讨论的目的是通过在中学历史关于抗战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漫画的尝试,实现探究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漫画的根本方法,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历史漫画中学习和认识历史。关键词:历史漫画抗战教学运用方法“回归历史”是一种历史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历史图片、历史当事人的言行来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的。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历史漫画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触摸、倾听和理解历史。抗战时期的历史漫画既宣传了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又反映了抗战的内容和特点,在抗战的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一、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根底的,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在教学中可以用下面的三幅漫画来揭示这个结论。《痛击日军》(图 1)反映的是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抛弃前嫌,再次合作,共赴国难,在抗日的战场上均有建树,分别取得了平型关战斗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张乐平的《军民合作歼灭敌人》(图 2)反映的是只有军民共同进行的抗战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以上两幅漫画充分地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样,图 3 也指出了只有全民抗战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图 1 图 2 图 3 图 4二、两个战场并存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是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这两个战场的根本情况怎样呢图 4 反映的是正面战场的情况,图中的路标反映的是日本的侵华路线,显示了日军先后占领了平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地,该画反映的另一内容是日本侵略军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对抗,图中那只还击的拳头显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该画反映了七七事变后,日本凭借其强大实力,不断向中国内地侵略。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战后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个结论可以运用以下四图来说明。图 5 中日本军官的头遭到一支枪托的打击,枪托上的“游击战”反映的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漫画反映出这种战术击中了日军的要害。也可以运用张乐平的《游击战术》(图 6),画中的“三毛”显得年龄非常小,长着一个机灵的小脑袋。这个可爱的小“三毛”,已经学会了用游击战术,消灭一个小鬼子。敌后战场的战术灵活多样,关于破袭战可运用图 7,它反映的是这种战术使得日军的公路和铁路交通全部瘫痪的情形;地道战的战术可运用一名侵华日军绘制的漫画(图 8),图中的八路军利用碾盘等伪装射击口与日军交战,地下有陷阱,有医院,能攻能守。以上这四幅漫画都反映了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巨大威力和地位。图 5 图 6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