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言学介绍历史语言学现状在中国国内,目前所说的历史语言学其实质上就是汉语史。不过,也有与汉语史有区别的地方,就是表达在比较上面,表达在更注重语音史讨论方面。延伸阅读汉语的历史叫做汉语史,包括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三大块,汉语史是讨论汉语现象及其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现象及其历史演变规律。汉语讨论的历史叫做中国语言学史,中国语言学史主要讨论历代讨论汉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主要观点。历史比较法是历史教学中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它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比,推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开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别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是分析历史事物和评析历史人物的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把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开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利用这门学科一方面可以讨论相关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找出它们的共同母语,或者明白各种语言自身的特点对语言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找出语言开展、变化的轨迹和导致语言开展、变化的原因。十九世纪它就广泛地应用于印欧语的语言讨论,取得了很大成就。奠基人是德国语言学家格林(Grimn)、博普(Bopp)和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R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