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研模式激活教研机制构建教研文化教研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它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小气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不竭的动力。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扬峰填谷,分层培养,整体推进,共同提高”师资培养模式为导向,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搭建多种平台,使不同层次的教师从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教育教学实践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从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从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中寻找支撑点,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构建起一种真诚对话的、相互沟通的、彼此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文化。、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构建互助共长式校本教研文化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学生成长的主渠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是课改实验最受关注的一个层面。课堂教学改革能否落到实处,能否取得成效,是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十几年来,我校校本教研紧紧围绕“什么是一堂好课”为指导思想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让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不断追求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艺术完美的校本教研文化。一)问题诊断,观察导向,互动共长我校校本教研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学科主题研讨活动,活动基本流程,即“发现问题一确立主题一学习理论一研究课例一专题研讨一新问题的出现,引领新一轮的研究〃。各教研组通过对本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学问题,对问题进行梳理,确定各自的研究重点。学习相关理论,集思广益设计课堂观察提纲和观察量表。进行随堂听课和观察,对课堂进行测量评估,分析比较,发现问题所在,提出整改意见。在观察、分析、反思的基础上,集体协作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对新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新的观察提纲,再次在课堂上实施验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找出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措施,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把识字教学作为校本研究小专题,在汉字思维理论指导下进行趣味识字教学探究。通过微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实现有效先学;课堂上与学生有效互动,进行课堂练习,并加入小组合作学习的元素,鼓励学生针对练习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针对重点内容反复研讨,以“问题、探究、互动”为核心,从而达到“翻转”的目的。听课老师们运用课堂观察法,设立不同观察点,进行数据记录、观察、统计和汇报。课后,听课老师就观察记录、统计分析与执教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有的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角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