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训老师考核办法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一、做课科学教育活动,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年,虽然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策略、方法,但在这次科学考核过程中,我感觉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还存在许许多多没有解决的问题。1、教学内容的选择如何选择一个好的教学点来开展科学活动,对于我们大部分老师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我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就花费了许多时间,开始时选择了许多内容,但后来都一一否定了,总觉得选的不好,探究性不强。最终在郭老师的提醒下,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才选择了“吹泡泡”的活动内容。2、环节设置在环节设置方面,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对比科学活动的五大步骤来做,就不会有太大的纰漏。略微注意一下环节间的衔接、层次,做到教育内容层层递进,不断深化,最终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可以了,教育效果也就达到了。我的活动就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从玩吹泡泡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征,到猜想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一样吗然后经过尝试得出结论,任何形状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最后,请孩子们玩“奇异的泡泡”将活动推向高潮。3、材料的准备科学活动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是操作性、探究性要强,幼儿能玩起来,有探究的空间;其次,提供材料的数量要充足,要能满足每一位幼儿的探究需求;第三,提供的材料反映出的现象必须是明显的,幼儿能够观察到的,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我在准备材料时,上网查找了泡泡液的制作方法,并用细铁丝制作出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并将不同形状的泡泡器穿在一起,每人一套,做到数量充足,而且进行了与操作,为幼儿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4、老师的指导科学活动中老师的指导非常的重要,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引发幼儿的思考,而且能够把幼儿的探究引向深化,帮助幼儿梳理经验。我们老师在指导幼儿时,常常犯的错误是:有的生怕幼儿不明白,指导语重复啰嗦,说不到点上;开放式、启发式提问少,不能激起幼儿的探究兴趣;活动过程中对幼儿关注不够,发现不了问题,指导缺乏针对性。在设计活动时,我就仔细推敲了关键的指导语,保证其简练、明确、有启发性。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征,鼓舞幼儿大胆地进行表达,能够与幼儿互动,但是对于个别幼儿关注不够。二、评课每次课后的评课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每位老师都要亮出自己的观点,这个活动好在哪里为什么哪里不足你有什么建议老师们针对教育活动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