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书笔记摘抄]古文观止读书笔记《古文观止》读书笔记有时候直接读古文原文其实挺累的,最近发现读它的白话版本,也有很多益处:假如是以道理取胜的文章,读白话文并不阻碍明白道理;假如是以文辞取胜的文章,文白比照才更能感受到它的神韵。所以最近阅读《古文观止》,既然旨在涵咏文辞、辨识人心、斟酌事理,所以就找了白话文版本,必要时再参照着原文读。整理了一份简要的读书笔记,以飧同道。l《冯谖客孟尝君》原文: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感:我们生活中也常遇到这种情况:三言两语没法把对方要了解的情况解释清楚,与其挂一漏万,不如玩笑岔开,等待对方对你给予充足的信任,否那么就算解释清楚也无益。)l《秋水》,庄子原文:北海假设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译文:北海假设说:懂得道的人,一定能通情达理,通情达理的人,一定很懂得权宜应变,能应变的人,就不会因物而损害自己。(感:古人很看重通过学习培育人宽厚豁达的性情,比方曾国藩所说的明强。他们的共同点,都在此句了。)l《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原文: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译文:家里积聚了千金,就不坐在近屋檐的地方。这说的虽是小事,却可以引申到大的问题上。l《史记滑稽列传》,司马迁译文:《礼》用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用来启发和谐的感情,《书》用来表达史事,《诗》用来表达情思,《易》用来演绎神妙的变化,《春秋》用来阐发微言大义。l《报任安书》,司马迁译文:人天生的感情都是热爱生命,害怕死亡,思念父母,顾及妻儿的。至于被正义和真理冲动起来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有一种无法克制的冲动。l《报孙会宗书》,杨恽译文:为人轻财好义,廉洁无私,但自矜其能,不能容物,每有忤己者必欲害之,因此得罪不少朝廷显贵。(笔记:这是司马迁的侄子。借此可以思考家风的影响。)译文:人的感情所不能限制的事情,圣人也不加以禁止。l《汉书苏武传》,班固原文: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笔记:读到这里每次都想哭。有比生命更执着的坚守,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吾亦无悔。)译文:后来李陵又到北海,对苏武说:边界上抓住了云中郡的一个俘虏,说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丧服,说是皇上死了。苏武听到这个消息,面对南放声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达几月之久。(感:渐渐明白,这不是夸张虚言;也渐渐信任,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