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养生有侧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位置不同,各地的养生调理方法也不同。东部应对三种体质东部地区经济兴旺,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居民体质偏气虚、湿热和气郁。气虚的主要病症为说话没力气、气短疲乏、易出虚汗、爱生病;湿热主要表现为口苦口黏、大便黏腻;气郁那么多愁善感、胃口不好、心烦失眠、咽部有异物感。针对这三种体质,专家建议气虚者要劳逸结合,多做舒缓运動,比方散步、打太极,时常按摩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 4指宽处〕,吃些补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香菇、大枣、鸡肉、牛肉等。推举当归黄芪乌鸡汤,益气补血,疲劳时可以泡一点西洋参。湿热体质者多吃果蔬,忌麻辣、甜食、黏食,规律作息,少熬夜,这类人可以做强度大一点的运动,比方跑步、游泳、打球等,吃些清热祛湿的菜肴和汤,如薏米红豆汤、绿豆汤、冬瓜炒丝瓜等。气郁体质的人可多吃些能舒缓情绪的食物,如小麦、萝卜、百合、橘子、黄花菜。西部调节精神养情志西部枯燥风沙大,呼吸道疾病多发,由于地广人稀,较之东南部地区,相对闭塞,日照强度高、紫外线强,人容易肝火旺盛、情志不舒、焦虑抑郁。建议当地居民多登高望远或参加一些娱乐,调节情志,舒缓不良情绪。另外,当地人还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养生“小吃”,如三炮台、热冬果梨。三炮台是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的特色养生茶饮,除了放茶叶以外,还要参加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果脯等,可提神补气、明目益思、强身健胃。热冬果梨是用冬果梨与冰糖〔或参加红枣、陈皮、山楂、枸杞等〕煮制而成,是西部秋冬季驱寒佳品,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成效。北部遵循四时避阴寒北方四季清楚,北方人要遵循四时养生,春天阳气生发,这个时节养生,饮食宜清淡,可以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这时,人可能肝火较大,可以时常按摩三个脚上的肝经穴位:大敦穴〔大脚趾靠第二趾一侧的甲根边缘约 2 毫米处〕、行间穴〔足背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前方赤白肉际处〕。中医认为,心的阳气在夏季最旺盛,所以夏季必须注意养心,不要熬夜或过度运动,养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麦冬、莲子、百合、竹叶等,也可以喝点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减少心悸、气短。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关键在于防燥,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白梨等。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养肾至关重要,可以适当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中部导引按跷通筋骨相对四方而言,中部物产最丰富,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