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家风事事莫存虚风光出生于四川荣县的吴玉章是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吴玉章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新中国成立后,吴玉章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为文字改革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1963 年 11 月 20 日,吴本清探望自己叔祖吴玉章,离开前请吴老写几句话作留念。吴玉章就在他的日记本上题词,写了用于客厅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创业难,守业更难,须知物力维艰,事事莫存虚风光”,下联是“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那么,行行当立好规模”。写后吴玉章还解释说:“这虽是居家格言,但包含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事事莫存虚风光,行行当立好规模”是吴玉章家風内容的高度概括。吴玉章家风是他革命经历和奉献的凝练,他一生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时期,可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并且在多领域多方面为革命作出巨大奉献。他是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1950 年至 1966 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同时还曾先后兼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讨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等职。他一生务实严谨,一专多能,践行了自己提出的“事事莫存虚风光,行行当立好规模”的家风格言。吴玉章一生为革命事业奔波,不搞任何特权,他的家风也深深影响了家人。女儿吴春兰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共青团,积极投身土地革命,1933 年牺牲;儿子吴震寰 1919 年赴法勤工俭学,1930 年,1938 年学成回国从事水电建设;子孙辈中间很多都是不同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