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共首次合作时期报刊

国共首次合作时期报刊_第1页
国共首次合作时期报刊_第2页
国共首次合作时期报刊_第3页
国共首次合作时期报刊国共首次合作时期报刊 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和一次合作实现后, 革命和进步报刊再次蓬勃进展。 首先, 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空前活跃, 到北伐前夕, 分布全国14个省市的国民党报刊计有 66家(北京和广东未计入) , 其中相当一批是用国民党机关报名义出版实际由参加 国民党的共产党人主持编务。 主要有: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机关报《政治周报》 (广州) , 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身份负责筹办和主编; 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出版的武汉《楚光日报》 和《汉口民国日报》 , 从经理、 总编辑至编辑工作人员全系共产党人; 上海《新建设》, 恽代英主编; 上海《民国日报》副刊部有不少共产党人参加工作。 其次, 工、 农、 学、 兵、 妇各界群众团体纷纷出版的报刊有: 《中国工人》 等工报刊 10余种; 《中国农民》等农民报刊 30余种; 《中国学生》 等学生报刊 50余种; 《中国妇女》等妇女报刊 18种。 此外, 还出有进步文化刊物, 如北京的《语丝》 、 《莽原》 、 《猛进》 和上海的《洪水》 等。 总计至少 150种以上。 这些报刊在五卅运动、 省港罢工、 北伐战争中, 在宣传上结成广泛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 为推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作出了贡献。 《制造》 中国文学团体制造社出版的毓机关刊物。 1922年 5月 1日创刊于上海,初名《制造季刊》 , 制造社发起人郭沫若、 郁达夫、 郑伯奇等主办, 泰东书局出版发行。 以刊发文学创作和译著为主, 亦发表文艺评论。 1924年 2月 出版第三卷 2期后停刊, 共出 6期。1923年 5月 13日出版综合性文化刊物《制造周报》 , 刊登政论、 文艺评论、 散文、 杂感和文学作品,主持人郭沫若、 郁达夫、 成仿吾等。 1924年 5月 中旬出版 52期后停刊。该刊初期发行 3000份, 很快增至 6000份, 并一再增印, 深受欢迎。 1923年 7月 21日在上海《中华新报》 上出版文学副刊《制造日》 , 共出 100期。 郭沫若执笔写《〈制造日〉 停刊布告》 称: "凤凰虽已化成灰, 凤凰不曾死。 秋菊虽已凋残尽, 花已成种子", 坚信制造的精神永在。 1927年 3月 制造社将这百期编为《制造日汇刊》, 由光华书局出版发行。 1926年 3月 16日出版《制造月刊》 ,大 32开本杂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