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摘要:目前国内对大学生领导力的讨论相对还较少,对领导力的内涵界定还未统一,但也达成了一定共识。国内相关讨论仍主要是对国外尤其美国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现状进行介绍,本土化讨论还有待发掘。一些高校已经进行了探究并获得一定经验,但总体上我国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这一问题上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关键词:领导力;大学生;国内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是个体进展的现实需要。国外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始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于最近几年开始影响我国。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对大学生领导力的讨论,不少高校也开始了培育大学生领导力的实践活动,但理论讨论刚刚起步,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针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讨论成果非常有限。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工具,以“大学生领导力”为检索词,发现自 2024 年始才有相关论文发表,一直持续到 2024 年每年相关讨论成果保持在 2—4 篇论文,2024 年起每年发表的论文才超过 10 篇。将检索的条件设置为在核心期刊或 CSSCI范围时,检索到相关文章更是甚少。且讨论还未形成系统,很多讨论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一、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理论讨论现状1.对领导力内涵的讨论。为对领导力进行有力的解释,有学者首先对教育领导学进行溯源,对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的关系进行论述。尽管中外对教育领导学的地位仍存在一定争议,但普遍观点都对教育领导学给予相对独立的地位。关于教育领导的理论,以西方相关理论为主要进展脉络,领导理论的进展经历了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情境理论三个主要阶段,之后的领导归因理论、交易型与变革型理论等,逐渐从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等个体讨论扩展到整个组织情境交互作用的讨论。将影响领导的因素进行越来越科学的分析,有关领导学的讨论越来越触及其讨论核心——领导力。对领导力的讨论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着重点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尤其是引导人们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能力或是组织和影响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的能力[1];领导是过程、行为,而非职位,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引领变革的能力[2];领导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持续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领导者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是带领别人跟自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