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游氟聚物和绿色制冷剂领域拓展的甲烷氯化物甲烷氯化物是包括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四种 c、氯代烃产品的总称,是氯碱工业后加工的重要有机耗氯产品,对氯碱行业的氯、碱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甲烷氯化物也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氟硅行业最重要的上游原料之一,因此其生产的稳定、健康进展对氟硅行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最大的甲烷氯化物生产商是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梅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能达到近 30 万吨/年;此外,生产能力较大的企业还有山东金岭集团公司、山东东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吴华集团西南公司(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熟理文(香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海化集团公司等。国内甲烷氯化物企业均采纳引进或国产化的甲醇法技术,在生产控制、工艺消耗和产品质量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产品的生产比例可根据市场情况在 3:7~7:3 之间调节。甲烷氯化物企业生产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产权形式呈多样化,既有国有,也有民营、股份所有制和外资企业。近几年国内甲烷氯化物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备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但应清楚地看到,受下游氟、硅产业进展的驱动,今后几年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和产量仍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利润空间将有所减少。因此,明确目标市场,向下游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氟聚合物和绿色制冷剂方向拓展,构建上下游一体化的产品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对甲烷氯化物企业来讲,将非常重要。今后国内新建、扩建甲烷氯化物装置需综合考虑当地氟、硅等资源情况和企业向下游进展的技术研发、市场开发能力,配套建设氟聚合物、绿色制冷剂、有机硅等下游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形成一体化生产,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此外,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同时产出是甲烷氯化物装置的生产特点,根据淘汰ODS 国际公约和国家方案要求,必须对四氯化碳进行处置和转化。如何妥善经济的解决副产四氯化碳是甲烷氯化物企业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转化是四氯化碳最具有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处理技术,利用四氯化碳为原料生产出市场需求的化学品,实现变废为宝,有利于整个生产系统的协调和平衡。目前,国内外四氯化碳的主要转化方向是四氯乙烯(PCE)、一氯甲烷、HFC-245fa、HFC 365mfc 以及肉桂酸等一些精细化学品。需采纳先进技术生产高纯度产品的氯乙酸氯乙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