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今日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主要是在全街道农村全面推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并开展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对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高度重视,前一阶段,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牵头,在全区 5 个街道乡镇先行开展了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其中就有我街道的**村,试点工作已于 8 月 20 日胜利结束,社会反响较好,达到了预期效果。刚才*书记宣读了*发〔2024〕55 号开展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方案,大家要仔细领悟、深刻理解、吃透精神、扎实实施。下面,我就稳步推动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再讲几点意见: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年来,随着中央 三农 政策的深化落实,农村经济进展异常活跃。但随之带来的农村干部违规、违纪、违法现象也明显增多,严重地阻碍了党在农村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实,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为了加强对现行体制下村民自治组织的有效监督,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用权行为的监督制约,化解农村基层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渭南市澄城县率先建立、推行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的高度认可,要求在全省农村推广。这项制度是符合当前农村进展的新形势的,是有利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是一项先进的制度。第一,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进展的需要。近“”几年,中央对农村实行了 少取多予放活 的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村官的职责也由过去的催粮、催款,变为发粮、发款。利用职权在农村惠农资金发放、村级资产管理、集体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宅基地审批、民政保障性资金使用、计划生育奖励补助等重大事项的实施过程中,乱批手续、优亲厚友、侵占资产等。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导致大量上访事件的发生。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填补了村民自治组织监督制度缺失的空白,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会议决策权、村委会执行权、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制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同时,村民监督委员会的设立,“”在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架起一座 连心桥 ,可以及时发现差错和启动纠错程序,消除群众对两委会工作的误解,最大限度地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