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貌研究实习报告

地貌研究实习报告_第1页
1/2
地貌研究实习报告_第2页
2/2
〖实习目的〗实践出真知,通过一学年的《自然地理学》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理论知识,但作为当代大学生,死读书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被社会所淘汰。于是,学院组织了本次的肇庆野外自然地理实习,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来巩固我们的自然地理知识。 〖关键词〗西江 地貌 羚羊峡 新构造运动 河道羚羊峡的地貌概况羚羊峡的地貌发育成因及过程羚羊峡形成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实习的工具〗本次的讨论主要用到的工具是地质罗盘,通过地质罗盘,我们可以测量目的物方位,测量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走向的测定,岩层倾向的测定,和岩层倾角的测定,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基本掌握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一、 羚羊峡的地貌概况羚羊峡是西江的现河道,穿越烂柯山的低山地区,为一狭长断裂峡谷。河道较平直,河身狭窄,两岸没有积阶地,在峡谷的西北岸山脚与江面呈波状接触,东南岸则呈锯齿状。该地区以沟谷流水地貌为主,水流湍急,两岸地势险要,并没有形成河漫滩。西江在羚羊峡口有三条河道,一为肇庆东面的早期河道万都坳,另一为羚羊峡西北面的中期河道旱峡。羚羊峡为现在的西江河道。由于肇庆地处亚热带,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这里岩石的抗蚀力都比较弱,因此背斜被破坏,形成当地低矮的地形。因此,羚羊峡附近多低山。图羚羊峡附近现代河道与古河道位置图① 一西江早期古河道②一西江中期古河道③一西江现河道 二、 羚羊峡的地貌发育成因及过程羚羊峡地貌发育与构造运动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大约距今三至四亿年前,在肇庆地区首先沉积了砂岩和页岩,后来又沉积了一层厚达百多米深“”的石灰岩。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形成向上弯曲突起的构造,即 背斜构造 ,原来水平排列的底层变成了向侧斜倾的地层,两侧岩层倾向相反,分别形成南北两翼。在区域构造划分上, 羚羊峡位于粤西隆起与粤中褶皱带之接界处, 发育于燕山运动时期, 羚羊峡位处背斜地带,在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升降作用下,背斜断裂下沉,形成了今日的羚羊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貌研究实习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