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辖 16 个乡镇,515 个行政村,总面积 2798 平方公里,人口76.4 万人。全县公路总里程 2212 公里,其中村村通公路 1720 公里,占全县通车公路的78%。全县营运客车 203 余辆,农村营运客车 132 辆,城乡公交 73 辆,农村班线 66条,行政村通车率达 95%,以县城为中心的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XX年以来,我们在立足客运实际,以繁荣和进展农村客运为突然口,创新经营方式,进展新农巴士,方便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出行,推动了农村经济进展,收到了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强化惠农服务意识,完善农村客运进展规划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进展,广阔群众对外沟通活动的日益增多,对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方便、快捷、舒适、周到的客运服务已经成为广阔农民衡量农村旅客运输服务“”的标志。随着农村公路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随着公路 村村通 的实现,农民群众对客运班车村村通的呼声越来越高,渴望客车能早日通到家门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年提案,要求改善山区、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的现状。但是,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地理环境特别,人员居住分散,虽然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客运进展工作非常重视,但要实现客运“”班车 村村通 谈何容易,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重重困难,为此,我们从优化现有班线结构“”入手,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了 农村客运班线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简称农运办),专门解决客运班车公交化和村村通的问题。二、整合客运资源,努力实现客运村村通和城乡公交一体化扎实的基础工作,为实现我县农村客运班车村村通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有一些偏远山区,客流少,与其村镇之间距离较远,有个别村孤立深化于湖北、陕西境内,长期处于两省客运的盲点。假如发车会造成车辆空驶率高、油料消耗大等问题,所以车主都不同意去,一度使这项工作不能往下进行。面对广阔群众对解决交通问题的强烈渴望,我们决定由经营县内班线的中州时运**分公司、县交运公司组织吸收一批 10 座以下社会车辆组成小公交车队,统一车型、统一管理。几个月时间先后加入 80 多台面包车,办好了营运手续,每天从所在乡镇车站发往较偏远山村,实行灵活排班的办法,由乡镇客运站负责调度和安全监管,解决了较偏远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也杜绝了黑车参运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村村通的实现,得到广阔农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们除了自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