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雾霾如何治理论文篇一雾霾治理讨论与国外城市对策摘要: 自 2024 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尤其是 2024 年以来,雾霾遮蔽中国北部大部分地区,尤其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低空近地面空气污染物久聚不散,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和日常出行。2024 年 11-12月,雾霾袭击上海、三亚等南方城市,污染指数屡屡爆表,一再突破心理界线。显然,雾霾已毫无争议成为继 2024 年 SARS 之后又一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有人甚至认为威胁到了国家安全。2024 年党的报告将生态文明提高到重要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本文就雾霾的科学讨论、雾霾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和治理措施进行描述,进而给出政策建议。一、雾霾的科学认识雾霾究竟怎样形成的,和哪些因素有关,必须进行科学监测。其实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甚至同一地点不同时段的雾霾构成都有明显差异。2024 年英国构成雾霾的空气污染物主要为大气颗粒物 PM10(微粒)和 PM2.5(超细微粒)、二氧化氮、臭氧。欧盟大陆地区空气污染物主要是SO2、NH3、VOC、CO、NO 某,黑碳、有机碳、PM2.5 和 CH4。随着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雾霾浓度持续提高,有讨论者基于中国气象局的 31 座气象观测站对 1980-2024 年中国 31 个首都城市雾霾趋势进行描述,发现雾霾严重的城市主要是人口密集城市,譬如重庆、北京、沈阳,而雾霾较少的城市主要是拉萨、昆明和昆明。25 年内有 12 个城市雾霾程度显著降低,而 13 个城市雾霾程度显著提高,提高的城市主要是聚集于东部、西南部[1]。美国学者对 2001-2024 年我国各省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进行讨论,除海南、黑龙江和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 PM2.5 年均浓度都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其中,山东、河南最高。2024 年,河北省按人口加权的 PM2.5 年均浓度指标,仅次于山东、河南、江苏和四川,居全国第 5 位。北京、河北、山东等地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表明空气污染确已达到危险水平。气候变化与雾霾也是科学讨论的重要焦点。国外学者运用模型分析发现臭氧和污染地区气温有正相关关系。空气污染物可通过辐射力对天气产生影响[3]。部分空气颗粒有冷却效应,影响温室气体所带来的升温效应。其他种类的空气颗粒物,如炭黑或柴油车炭烟,则强烈升温,由此合理协调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可实现双重效益。讨论人员还利用气候模型来估量 1850 年(工业革命前)和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