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工艺美术视野下谈哈尔滨冰灯艺术发展历程

基于工艺美术视野下谈哈尔滨冰灯艺术发展历程_第1页
1/3
基于工艺美术视野下谈哈尔滨冰灯艺术发展历程_第2页
2/3
基于工艺美术视野下谈哈尔滨冰灯艺术发展历程_第3页
3/3
基于工艺美术视野下谈哈尔滨冰灯艺术进展历程[摘要]冰雪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馈赠,哈尔滨的冰灯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分析、讨论其工艺形成历程、进展趋势,对冰灯文化的进展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冰灯文化;工艺特征;展望一、冰灯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人们一提到冰灯自然会想到哈尔滨这座城市,哈尔滨处于北半球温带,冬季十分漫长,素有“冰城”之称。冰灯,是光与冰的结合,它的出现历史较早,与中国历史上的纸灯笼一样,也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发明制造的一种有用艺术形式。随着清末民初,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的崛起,大量外国侨民涌入,冬季里常常用天然冰雕成 2~3 米高的十字架,进行宗教活动。在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下,哈尔滨的冰雪底蕴进一步建立起来。1963 年哈尔滨在兆麟公园举办了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往日里白雪皑皑、游人寥寥的冬夜,人声鼎沸,笑语欢歌。一座座尺方规格的冰坨里,各种花卉激昂怒放,枝鲜叶嫩,摇头摆尾的金鱼也似乎在漫游,配合着五颜六色的纸制彩灯,游园现场充满了节日气氛,受到广阔市民的喜爱。二、冰灯工艺进展与进程1964 年秋天,技术人员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松花江的冰在低温环境中的强度与建筑黏土红砖相同,其抗压力、抗拉力、抗剪力等都非常适于搭建冰建筑和雕刻人物。于是,第二届冰灯游园会,所有冰质材料都来自松花江天然冰,在造型上已經有了很大的艺术设计成分。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用电锯将天然冰破成不同规格的冰料,再用木工刨子、扁铲等工具加工成冰砖或其他冰件,以水为黏接剂,制造出晶莹的琼楼玉宇、生动鲜活的人物及动物雕塑。这种新兴的艺术品便成了冰灯游园会里最迷人的景观。从第一届起,哈尔滨真正意义上的冰灯、冰雕游园会才正式拉开了帷幕。1985 年,哈尔滨正式决定每年的 1 月 5 日为国际冰雪节,其已成为哈尔滨人特有的地方性节日。哈尔滨也因此有了“冰城”的美誉。1988 年的冬天,松花江北太阳岛公园利用自然雪堆积,举办了哈尔滨第一届群众雪雕竞赛,100 余名选手参加,在作品展出的近二十天时间里,吸引了数千游客,成功将民间自娱自乐的堆雪人游戏升华为艺术展示活动,它是冰城雪雕艺术兴起的标志。雪雕游园会第二年开始使用机器人工造雪,色泽更洁白,雪坯经过压制后雕琢,建筑与造型更显细腻和牢固,与兆麟公园的冰雕、冰建筑合称为哈尔滨冰灯艺术。2000 年,国家旅游局将“神州世纪首游的唯一城市”殊荣,授予哈尔滨。为了抓住这千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工艺美术视野下谈哈尔滨冰灯艺术发展历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