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化教学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重构讨论王胜利摘要:教务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革新了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流程,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管理的创新,尤其是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推广,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显现出与日常教学管理脱节或滞后的趋向,需要对已有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重构。关键词:教务管理;教务系统;系统重构;模块化教学一、信息系统重构的意义重构是软件工程领域推出的一个方法论,最先出现在 Opdyke 的博士论文中,定义为“行为保持的程序重建和程序变换”,且很快就因其完善系统的理论原则和其对软件开发所带来的极大的利处而被其他的软件开发过程所采纳,并得到了软件开发人员的认可,在软件工业界得到了很好的应用。[1]MartinFowler 给重构的定义是:“在不改变代码外在行为的前提下,对代码做出修改,以改进程序的内部结构。”[2]强调重构是对软件内部结构的一种调整,目的是在不改变“软件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提高其可理解性,降低其修改成本。由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存在,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化,尤其是需求的变更,直接影响到软件的可持续应用。[3]需要对代码进行修改,或者系统需要增加新的功能,修正错误,考虑到时间和成本等因素,开发者必须对系统进行重构,以使软件能适应需求的变化,保持信息系统自身的生命力。二、传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基于协同教育理论的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信息系统。[4]其业务范围既包括课程管理、培育方案管理、师资信息管理、教室管理等教学资源的管理,又包括学籍管理、培育方案的制定、教学任务下达、实验实践管理、排课、选课、考试安排、成绩管理等方面的教学运行管理,同时还包括培育计划审查、教学评价、毕业资格审查、学位授予审批等方面的质量监控管理,内容涵盖教学事务的全过程。在整个教学管理事务流程的过程中,老师、学生及管理人员共同参加教务信息系统的使用,完成教学管理过程,并通过教务系统管理者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将不同的工作或业务整合起来,使得事务信息有序流动,提高教务管理的绩效。从教学事务管理流程看,教学资源管理中的课程管理是基础,主要是对全校所开课程的编码、名称、学时、学分、开课部门等信息进行管理;通过对课程的有序化形成培育方案,包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