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院怎样倾力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既体“”现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完全符合科学进展观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民法院承担着打击刑事犯罪、化解矛盾纠纷、保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职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独特的、其他部门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层人民法院正确应对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查找、讨论、分析、解决现“存问题,显得十分必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基层人民法院要实施好 五个”三 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一、抓好 三项建设 基层法院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主要有三项,即队伍建设、审判业务建设、形象建设。其中,队伍建设是根本,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决定性因素;审判质量是关键,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本质要求;形象建设是效果,是审判质量和队伍建设成果的直观体现。“”“”为此,我院以 三项建设 为 抓手 ,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法院工作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县委和上级法院的工作要求。一方面,严格落实了法律规范化管理考核制度。法律规范化管理考核制度共计条款近 500 项,把队伍建设、审判和执行工作、司法行政“”管理、后勤保障、涉法信访、对外联络等各项工作全部量化细化,实行 千分制 考核,并规定凡在工作中出现错案、执法过错、超审限、信访上访案件等重大案件质量和效率问题“”的,实行 一票否决 ,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评优获奖。法律规范化管理考核制度的实施,使“”我院各项工作实现了 人管人向制度管人,制度管人向自我约束 逐步转变,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队伍管理体系,不但队伍未出现任何问题,而且涌现了多个服务大局、优质高效办案的先进集体和多名勤奋工作、甘于奉献的模范干警。今年以来,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2170,结案 1862 件,结案率达到 85.81,同比提高了6.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审判工作中把好六道 关口 ,确保审判质量。从立案到结案、从程序到实体,严把立案关、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适用法律关、裁“”判文书制作关六道 关口 ,使我院今年的案件质量又有大幅度提高,发还改判案件仅 15件,发改率为 0.8,较市要求目标低 2.2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