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部长驻村工作心得体会 ——把脉村情思路决定出路 石龙村是一个比较偏远的重点扶贫村,村委会距离宝山圩镇 8 公里,距离县城 53 公里。道路多是盘山公路,崎岖难行。4 月 22“”日,借着县里开展 三问四送 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送政策、科技、文化、温暖下乡)的机会,我领着部机关 三”问四送 服务队,带着 4 吨农资、20 床棉被和 60 件全新衣物,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第一次来到村里蹲点调研。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来到村委会,看到群众热切期盼的目光,我决定就地召开座谈会,了解干部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退居二线的老支“书、老村主任陈时信第一个发言,他说: 我在石龙村当村干部 30 几年,当村支书、村主任近 20”年,石龙村第一次盼来了县级领导来挂点,我们石龙村有希望了 。村支部书记邱永琪接着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全村有 14 个村小组,人口 1402 人;耕地 815 亩,山场 3万亩;去年村集体收入 42﹒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1480“”元,经济进展较慢;村 两委 干部共 6 人,其中 5“”人是中共党员;目前村 两委 还没办公场所,租了一栋民房办公。在场一位困难党员接茬道,村里有大片山场,群众却坐吃山空、坐等救助,大家心里不情愿,也不甘心。有的群众发言说,政府对大家的扶持,既要扶资,更要扶智、扶技。还有的说,……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大家敞快乐扉,畅所欲言。 “”听了群众的发言,我感觉石龙村是一个 三多三少 的村:山多田少、人多钱少、资源多开发少,石龙村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进展的问题是当务之急,群众意愿也很高,关键是路子要走对。于是,我决定住下来,利用 3 天时间串门入户,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4 月 25“日,石龙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上,我提出了石龙村 进展畜牧业、调优林果”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加工业 的进展思路。向群众明确我这次下基层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进展油茶、畜牧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帮助村 两委 新建办公“”楼,解决活动场所问题;帮助建好新农村点,组建 一组两会 ,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帮助实施饮水工程,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帮助筹集资金,修通 4、5、6 村小组通村公路的沙石路,解决行路难问题。我的话语刚落,热烈的掌声随之响起,我感到,这掌声既是干部群众的心愿,更是大家行动的号角。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