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中国如何招待接待事前准备为了搞好接待,在外宾抵达以前,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搞清楚来访外宾或代表团的根本情况。例如,来访外宾的总人数,是否包括主宾和其他人员的配偶,来访人员的职务、性别、礼宾次序等情况,这些均可请对方事先提供。重要国宾来访,其随访人员中,有正式随行人员(或代表团团员)和工作人员之分,而正式随行人员中有的还是政府的高级官员。此外,有的国家领导人来访,随行的还有企业家、记者以及专机的机组人员等。这些都应在事先了解清楚,以便由有关单位做好相应的接待准备。访问日程安排本卷须知日程安排的松紧应适当。活动安排太少,让客人有时在宾馆里无所事事,会感到受冷遇;活动安排太多,又会令客人筋疲力尽。要保持日程安排适当平衡确非易事。为了让客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看一些东西,多接触一些人,常常容易把日程排得太满,没有轻松休息的时间。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谈起英国女王紧张的访美日程时说:她们一定希望有时间休息宁静一下。假如任何助手敢把我的日程安排得像她们的那样(紧张),我就要把他解雇。接待规格接待规格的上下常常从各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宴会规模的大小,出席宴会的主方人员的身份;某些礼仪活动的隆重程度等,甚至有时住房和交通工具的安排,也会被人视为接待规格上下的反映。因此,对于同一级别的国宾,应保持大体上差不多的接待规格,以免给人以厚此薄彼的感觉。而对于某些在政治上或两国关系上有特别需要的国宾给以破格的接待,那么可能会收到明显的效果。接待规格虽然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出来,但领导人的接见尤其重要。由谁接见,谈得怎么样,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有时候,东道国的主要领导人不在首都,来宾亦愿特意去外地会见。所以,在拟订接待方案和安排活动日程时,对领导人的接见,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外国人在中国招待的礼仪1)相互介绍。在初次见到外方人士时,陪同人员应当首先将自己介绍给对方,并且递上本人名片。假如需要由陪同人员出面介绍中外双方人士或宾主双方人士时,我国的习惯做法是:先介绍中方人士,后介绍外方人士;先介绍主方人士,后介绍客方人士。(2)道路行进。在路上行进时,礼仪上的位次排列可分做两种:一是并排行进。它讲究以右为上,或居中为上。由此可见,陪同人员应当主动在并排行走时走在外侧或两侧,陪同对象走在内侧或中央。二是单行行进。它讲究居前为上,即请陪同对象行进在前。但假设陪同对象不认识道路,或道路状态不佳,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