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创建特色学校就是创建一所学校独特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创建互为载体,相依相存。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学校系统规划、合理定位后形成的良好愿景和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决定着学校特色进展的方向和教育内涵。一、学校文化的概念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宝和物质财宝的总称,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还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心理氛围以及学校各项制度建设和师生的价值取向。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环境育人力量,对师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创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以陶冶师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心理和老师高尚师德,全面提高师生素养,彰显办学特色,构建和谐校园。二、创建开放、创新的课程文化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元素。学校文化特色与思维模式、培育目标、课程及文化有关。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深化到文化层面、思想层面、精神层面,必须成为一种自觉的课程文化。而从课程文化走向学校文化,最为关键的是要找到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联结点。现代学校的内涵,其实就是文化引领的内涵,现代学校的呈现方式,更多地是文化呈现的方式。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特色应该是有特色课程作为支撑,讨论与开发校本化的特色课程,是学校形成特色文化的有效方式。将校本课程设计、实施的自主权交给老师,为老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同时,要求老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得到进展。要结合地方特色和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科技、艺术类的兴趣活动课程,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兴趣活动课程的权力,满足学生在科技、艺术方面进展的需要,比如开发无线电制作、科幻画、小主持、合唱、书法、形体训练、舞蹈等科技艺术特色课程,同时,每“”“”“”年坚持开展好 科技艺术节 、 读书节 、 六一节 等学校传统科技艺术活动,搭建科技艺术特色课程展示平台,显现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三、建设一专多能型老师文化老师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现代教育进展的进程促使学科老师除了必须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须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和应用能力,掌握一定的艺术能力,普通中小学新课程方案不但更新了课程设置、学生评价等标准,还对老师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