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就非常重要。具体实施措施:(1)采纳分组管理。(2)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激励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主。(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4)情感沟通,鼓舞合作。(5)信任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一、问题的提出背景“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学科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科。学生的学习主要在微机室进行。由于学习场地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往往是以学生操作为主,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自己做自己的,其他什么都不在意。遇到了问题也很少有提问的,最多问问旁边的同学。这样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就非常重要。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如何找到一种更适合信息技术课堂的小组合作模式也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二、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实施方法1.问题的解决方案:经过长时间探究,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最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兵教兵,兵带兵”模式。2.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办法如下:(1)采纳分组管理。将学生进行分组,按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分组。每组选一名小组长。让学生管理学生,养成自主管理的习惯,这样既减少了有些学生羞于向老师请教的麻烦,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习上互帮互助,纪律上相互监督,会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上课时先重点辅导小组长,小组长掌握之后,要求小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学习情况。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小组合作的习惯。(2)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激励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主。由于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激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而这样的评价体系正好可以解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他们可以很快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又很少主动地去关怀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造成这些学生在剩下的时间里无所事事或是偷偷玩些与本课无关的内容,甚至怀疑老师的教学。而在这种环境下,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