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织组机构及工作计划:1、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2、设置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3、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4、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5、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二、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制度制度目录1、各级各类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2、职业中毒及职业病救治预案3、工作场所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制度4、车间定期冲洗清洁制度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制度6、职工个人防护制度7、职工个人卫生制度8、防护用品采购、保管、领发、使用制度9、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管理办法)10、职业禁忌症调离制度11、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办法12、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制度13、新、改、扩建“三同时”制度14、粉尘、有毒、有害场所卫生管理制三、前期预防工作及卫生审查1、建设项目预评价审核2、设计审查3、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四、材料和设备管理1、不断改进新技术、新工艺2、用无毒替代有毒3、仓库有毒与无毒分开存放,原料要有危害说明与标志4、车间、仓库通风设备管理5、尘源密闭管理6、降噪音设备管理 7、防毒设备管理 8、职业病防护设施台账齐全9、定期(每周)检查防护设施的运转(有检查记录、有处理记录)五、作业场所管理1、车间布局流程合理 2、车间通风、照明符合规范3、有毒无毒分开4、设置冲洗,更衣间5、有毒仓库与车间有防泄漏报警装置6、有毒车间有逃生通道及标志7、作业场所的粉尘、有毒、有害浓度控制在标准以下8、有专人专门机构负责车间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的监测9、定期请职防服务机构监测评价六、告知、公示1、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2、签订劳动合同时在合同中应将职业病的危害及其后果在合同中应注明3、在醒目的位置公布操作规程4、在醒目的位置公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5、车间有公示栏与定期公告作业场所监测结果6、告知劳动职业健康体检结果7、告知职业禁忌病结果并调离工作岗位8、有毒有害岗位设置警示标志与警示说明七、防护用品管理1、工人防护用品有计划及组织实施2、防护用品采购符合劳保标准3、有防护用品的发放、领用、登记记录4、及时维护防护用品(防毒面具、口罩)5、每天检查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有记录有公示,有处理八、健康监护管理与监督1、按规定组织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体检机构有资质职工职业性体检周期符合规范要求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符合规范要求2、组织离岗时体检3、入厂时体检,禁止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