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分的权益纠纷与高效管理制度的创新【摘要】阐述高校行使对学生的处分权的必要性,同时必定会出现权益纠纷,应对权益纠纷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积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建立科学的学生行为法律规范评价标准和学生管理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权益救济制度。【关键词】学生处分权益纠纷对策近年来,高校的管理制度屡屡受到冲击。一些高校依据校规对违纪学生进行处分后,反被学生告上法庭成为被告,有的学校甚至败诉。此类案例越来越多。以学生处分为代表的学校与学生产生的权益纠纷,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1 高校学生处分权探析1.1 实施对学生的处分是高等学校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高校自主权的基本要求。所谓学生处分权,是指高等学校依据法律、法规或其内部管理制度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的学生实施惩戒的权利,即通过法定事由或法定程序损害受教育权或者使学生丧失受教育权的一种权利。它是基于教育的特别性和教育对象的特别性,基于教育改革进展的需要,依法给予学校的重要法定权利。《教育法》第二十八条第四款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这是学校在学生处分上拥有自主权的法律渊源和法律依据。同时,《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有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的义务。因此,从学校具有的依法处分学生的权利和学生具有接受学校管理的义务两个方面,实施对学生的依法处分是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要求,更是高等学校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培育合格人才的需要。1.2 对违纪学生实施以处分为主的惩戒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也符合我国当前实际。高校对违纪学生进行处分是惩戒教育的内容,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但是不可否认,作为教育改革的结果,不应该仅仅包括激励教育、爱心教育等这些“温柔”的教育方式。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假如出于“育人”的本质目标,在法律法律规范的范围内,因时、因地、因境而适当实行惩戒教育是必要的。1.3 对学生进行处分是维护法律公正和校园公平,体现依法治校的现实需要。法律的根本意义在于维护公平、正义和效率。我们在讨论学校对学生的处分是否违反了学生的基本权利的时候,很多人无视学生的违纪行为对校园公平的侵犯。处分的目的是惩戒,假如对可能危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不予制裁,将不能保证基本的教育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我们认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