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效心理教育方式讨论探讨关键词:学生心理教育 教学改革 素养教育时不我待,不仅仅是老师一直以来对学生苦口婆心的教导,更确实地反映了解决应试教育弊端的迫切性。虽然目前教育改革已经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希望,但是亟待解决和优化的问题确实还很多,特别是心理教育问题。对此我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一、教学改革引领学生学习人的心理班主任仅侧重于关怀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不明智的,而且应适当倾听学生对学习无聊的抱怨。作为职业中学班主任,我首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性格类型等进行区分,和不同性格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方法沟通,帮助他们从依赖、躲避、边缘化、强迫心理等消极因素中解脱出来,合理地撩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明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状态产生更深化的理解。也可以认为,针对性的心理引导,是良好学习氛围的催化剂。无论社会的哪个角落,对于正在从事的事情,人总有或浅或深的思考。在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下,在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采纳正确的心理教育诱导学生的内心思考向积极的方向进展,正是以教学改革对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为真实例证。二、素养教育衍生学生健康人的心理高压应试教育,已经严重地挤压了青少年们的情感、美学、社会等方面的认知教育空间。提倡素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全面进展,真实地考虑学生在心理、生理各个层面的需要。素养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切实途径,是教育事业所走出的极为人性化的正确的一步。在班级工作中,学生不丢弃课余生活成为我和同学们时常议论的话题。事实上,合理的课余生活不仅可以排遣学习压力,而且可以强健体魄,增加知识积累。不定期地开展生活现象讨论,分享一本书,发表一篇观感,开一次充满各种创意的班会等举措,在受到同学们欢迎的同时,也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逐渐形成健康的班风学风。这样学习生活更轻松有意义,内心世界自然而然也变得多姿多彩。最终从学生们口中得到的答复是:学校生活不再忍受,而是享受,享受学习生活的愉快时间。当然,素养教育真正完全落到实处还需时日,但是,减负不再只是口号,班级形成了良好风气,证明了素养教育确有实效。三、以人格教育为本,塑造学生优秀人的心理提到东西方教育差异,不可否认,西方的教育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有人肤浅地追讨西方教育的快活的恶果,却忽略了个性进展的重要性。事实上,我们作为教育者最需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