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典型案例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典型案例 篇一 近年来,学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我校在开展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积极推行评价方式改革,建立了一套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基础,以学科模块评价登记表为主要内容,以讨论性学习评价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评价表为重要补充,以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学生本人的多主体互动评价为主要特点的过程性、进展性素养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的综合素养评价,促进个体和谐进展的进展性评价,其重要特点是关注过程性评价。评价要求达到:1、评价主体多元化。2、评价方式互动化。 3、评价内容多样化。旨在激励学生全面进展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使对学生的评价与考试工作和新课程改革相对接。根据自己这几年的亲身体会,现将以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和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一些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一、明确评价的目标 通过“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和管理,全面、全程、客观且富有人性化地记录“学生个人成长的足迹”,打破现行的考试制度,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衡量,温馨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调动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进展,达到以评促学的目标。 二、明晰评价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评价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进展,不能把目光只投向少数尖子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促进全员的多层进展。 2、激励性原则。评价应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对学生的激励应由外在激励为主转变为内在激励为主。评价应多方开掘学生的内在激励,加速学生内驱力的进展,不断激励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充满信心,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进展的追求。 3、自主性原则。评价应充分调动和及时调整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进一步进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对某项考查结果不满时,可按学生的要求让其再自学,在其自认为已获得良好进展时给予再次考查的机会。 4、多样性原则。评价要做到形式多样:等级评价与语言描述相结合;全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家长参加相结合。要突出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多种形式的综合评价能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5、个性化原则。过程评价必须关注每一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发挥,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进展以及个性心理和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