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守望天山《守望天山》观后感一座座墓碑一座座山,一颗颗红星一朵朵雪莲,一生、一生不变的誓言,守望、守望永远的天山。《守望天山》是庆祝建党 90 周年的献礼影片,它用全新的视角诠释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天山精神和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当代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重信守义的大爱之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搭着几个简陋的土坯房。烟熏火燎的灶台,锈迹斑斑的马灯、大门两侧春联曾经留下过的痕迹、几张 1985 年的老报纸??这里就是《守望天山》主人公陈玉柱的家。30 多年前,他随部队秘密集结新疆,开始修筑著名的天山独库公路。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上级派陈玉柱等四名战士去 40 公里外送信。在冰天雪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生命遭到极大威胁,在大雪封山弹尽粮绝的时候,班长郑林书把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玉柱,陈玉柱因此活了下来,而郑林书和副班长罗张牺牲了。几年后,已复员回家的陈玉柱和妻子抛弃了县城的工作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重返天山,在寒冷的雪山上为班长和168 名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一守就是 24 年!24 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什么力度让他一家人支撑了 24 年?他们在白雪皑皑的天山上演绎了怎样的人生故事?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又为他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理解与支持?最让我感动的场景是在大雪封山时,班长郑林书把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玉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班长郑林书留给陈玉柱的遗言: 我死后就葬在部队附近的山上,让我看护”部队和战友。我还有一个心愿,今后假如有机会,你去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的父母 。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在寒冷的雪山上为班长和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 24 年!陈玉柱 24 年为战友守墓,让我看到了人的精神深度,那种对于爱的传递的味道难以言表,他用行动来感恩。陈玉柱不仅是因为对班长的感恩,还有对国民精神的信仰。同样作为军人,我们到底追求什么?《守望天山》告诉我们,放弃一切,舍弃所有,痛快地去感恩,尽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在感恩中成长。“”细微处见精神 ,作品真切质朴,意味深长。那样震撼人心的大爱、情义,既有深深的感动,也有强烈的震撼,该片重在以情动人,以细节取胜。让我看到了人的精神深度,对于爱的传递又非常曲折,那种盘桓胸臆的味道难以言表。陈玉柱不光有自我的反省自责的态“度,他们更有这种自甘长久的心灵情感和行动来感恩的惊人举动。康德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