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相关论文篇一《浅谈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外审计职业道德的比较,重点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与审计职业道德的关系,并对提高审计人员的诚信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职业道德,中外比较,诚信,建议一、审计职业道德的权威解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101 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在第三章明确提到了审计职业道德相关的解释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法律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还提到了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以及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二、审计职业道德的中外比较国内学者认为,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在长期审计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应当满足社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行为法律规范。审计职业道德主要靠审计人员的内心信念、社会公德、文化背景等支持,它对审计人员而言,并没有强制约束力。审计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职责,其中品德是基础,纪律是保证,能力是前提,审计人员的责任是审计职业进展的内在动力。审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审计行为,调整审计人员与社会、审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审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法律规范。综合来看,国内学者对审计职业道德的界定有一定共性。独立性是审计职业道德的灵魂,客观性是审计职业道德的标准,公正是审计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保密是审计职业道德的要求,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履行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早在 20 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学家就提出了注册审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在是否制定职业道德准则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其一:职业道德是一种精神上的崇高追求,难以用准则或公约的书面形式予以法律规范。其二:不同的职业人员对职业道德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执行会存在偏差,为保证执业人员能够有统一法律规范的职业道德行为,职业团体必须以具体详细的书面形式明确职业道德标准。经过长时间的进展,美国注册审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分为四个层次。包括职业行为原则:包括责任、公共利益、正直、客观与独立、应有的职业谨慎、服务的范围与性质;执业行为规则,是唯一具有强制性的部分;行为规则解释以及职业道德裁决。三、诚信与审计的职业道德诚信即诚实、守信,体现人的内在品质,也是传统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