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调查报告范文对城市化和城镇化二元进展思考前言:2024 年在武汉呆了 5 个月,寒假回家又住了半个多月,分别体验了大城市某某、中小城市某某、某某和小城镇某某河的生活,通过耳濡目染和参观沟通,使我对于新常态下城市化进展有一些新的思考,一言以蔽之,要以城市化引领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城市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化同步并行进展,而不是一味的以 GDP 和城市规模为标准,也就是说城市有城市的样子,城镇有城镇的特色,乡下有乡下的本色。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伴随着 2024 年的脚步,城市化似乎已经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可是当所有地方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所有地方都浓烟滚滚、黑水奔腾,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的城市化吗?正如武汉城市口号所言,武汉的确是每天都不一样,就以我所在的武汉大学为例,最近五年新建了图书馆总馆、万林艺术博物馆、校门口牌坊也换了,还建了珞某某站地下通道,我们充分享受了城市化带来的种种便利和福利,并且心安理得,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却又“享用”着着雾霾、带有味道的自来水,图书馆平常要抢位子坐,校园里车流不息,以及没完没了的施工场地这些很奇葩、很矛盾的现象。同样的情形在麻城市和某某县城出现。麻城市建了南站和北站两座火车站,是某某省仅次于·某某和某某的第三大交通枢纽,可是仅有的一座汽车站却破败不堪、连正规安检程序都省略了;联通郊区某某镇和市区的唯一一座大桥却只能单行一辆车,以至于我们的车过桥排队排了一个小时。同样,在罗田县城一方面我很欣喜的看到义水外滩的新建为城市增色少,看到宽阔的绿化带和还算清亮的河水,可是另一方面,公园偏僻一点的地方却到处尿迹斑斑,方圆一里路难找到公厕;还有母校某某一中操场上修葺一新,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宣传画,可是后山上却堆满了垃圾。那么在乡镇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某某某镇作为通向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要道,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沿线建了很多农家乐,跨马墩水库大坝头还建了小公园,可是一家挨着一家、毫无特色可言的农家乐到底是形象工程还是切切实实为居民谋取实惠我表示怀疑,还有就是古色古香的亭子旁边不远处却堆满了垃圾,春节期间商家摊位都摆到了正路上,这些又是否文明呢?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城市化大潮流的冰山一角,但是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认识到城市化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还有很多事需要去做。第一,经济进展和环境保护并重。今日的某某河就是明天的某某,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