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的“大爆发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生物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渐渐地进化的,可是他说错了。地球上大多数的生物都不是渐渐地进化的,而是在某个时期爆发式地完成了进化。把时间倒回 320 万年前,当时地球上第一次出现了用双足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倒回到 6500 万年前,繁荣了 2 亿年的恐龙灭绝了;而寒武纪则比这两个时代还要早大约 5 亿年,当时生命世界里发生了“寒武纪大爆发”事件,超乎我们想象的各种奇异生物,在不到 1000 万年时间里相继出现,占据了海洋。中国澄江有最真实的“爆发”记录世界上有两个地方保存了最完好的寒武纪时代的化石记录:一个是加拿大西海岸的洛基山脉,那儿的寒武纪化石出现在布尔吉斯页岩中;另一个是我国的云南省澄江县。布尔吉斯页岩的化石是寒武纪中期形成的,那时大爆发事件已经过去;而澄江的化石群则形成于寒武纪刚开始的那段时间,真实地记录了各种生物从无到有的过程。请你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跟着我去澄江的化石产地走一趟,顺便也访问一位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澄江位于云南省首府昆明以南 50 多公里,是个典型的田园牧歌地带,以前并没有被古生物学家所关注。然而 1984 年侯先光博士在澄江帽天山一带发现的化石,却让全世界的科学家大吃一惊,也使澄江成了讨论寒武纪大爆发的热点地区。侯先光的团队至今仍对澄江的化石进行持续不断的讨论。虽然离最初的发现已经过了将近 30 年,但是科学价值极高的化石依旧层出不穷,澄江也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候补名单。侯先光在澄江发现的第一块化石,就是长尾纳罗虫(Naraoia)。这种生物体长不过 6 厘米,却有着非常先进的身体结构,它的身体中央有黑色的形似梯子的条纹,从“梯子”向身体的两侧生出许多的脚来。像今日海洋中的虾子和螃蟹一样,它的整个身体被几丁质外骨骼包裹着。在寒武纪之前,生物的种类很少,也没有长脚、带壳的生物,可是进入寒武纪之后,各种进化的生物种类突然登场了。侯先光是在 1984 年 7 月 1 日的野外考察中发现长尾纳罗虫的。回忆当时的情景,他说,由于兴奋过度,他拿着化石的手竟颤抖不停,无法控制。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侯先光和其他讨论人员又在帽天山发现了 200多种化石,它们都是寒武纪大爆发的杰作。像澄江帽天山那样,寒武纪早期的地层能跨越如此长的时期连续沉积,实属罕见,它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寒武纪大爆发全过程的得天独厚的机会。在帽天山,人们还找到了寒武纪以前(科学家称其“前寒武”)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