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历史论断的反思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这一论断,解放后被近代史讨论者所接受,几乎成了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经典性结论。这个历史结论,引起了我的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发动农村、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革命胜利。毛泽东以此批判辛亥革命没有一个农村大变动,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否应当据史实深化探讨?辛亥革命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可行吗?在这条道路中革命派有没有发动过农村?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形成农村大变动?农村大变动的含义是什么?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革命道路新旧民主革命在所处时代和所处历史阶段上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在革命方法和革命道路上也不相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处在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中国,已经进入到无产阶级作为时代中心的历史新阶段。辛亥革命是比较正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处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中国,当时正是资产阶级作为时代中心的历史阶段。辛亥革命在那样的时代和历史阶段中,所借鉴的只能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方法和革命道路,即实行城市武装暴动的方法,走一省或数省起义取得胜利,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城市起义道路。这种革命方法和革命道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是无可非议的。从武昌首义、全国响应,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的历史事实看,是有效的,成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由于不懂时代已发生变化,不知中国已进入到工人阶级成长壮大,成了时代中心的历史新阶段,所以,在革命由哪个阶级领导,革命方法能否走城市起义道路上发生认识和实践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毛泽东根据世界范围内历史时代的变化和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时代中心的事实,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上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发动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历史证明,新旧民主革命客观上存在着两种不同道路,是二元化的。不能把两个不同阶级的革命,用一种方法,一条道路来对待。用新民主主义胜利所走的道路套用到旧民主主义上,似乎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不同的革命道路有不同的发动农村方法辛亥革命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走了一条城市起义的成功之路,并不等于说革命派没有注意发动农村。只是他们发动农村的方法与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农村实行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