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绍兴县农村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个案调查■调查地点:浙江省绍兴县湖塘街道香林村■背景情况:在绍兴县半山区,因当地开发了香林花雨景区,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尚可。村里人员大半务农,另有部分经商等;外来人员只有十来户。■调查对象:张伏英,女,52 岁,绍兴县湖塘街道香林村一位普通的农妇,她没念过一天书,却培育了两个大学生儿子。目前她和退休在家的老伴在村里经营着一个小饭店,生意不错。“”因而每天去农贸市场、超市、副食品店等处购货备物,是她的一堂 必修课 。■农妇张伏“”“英的当家经买东西原来就看 两张脸 见到张伏英,她正和老伴在小饭店里忙活, 大儿子‘’”参加工作了,混得蛮不错,小儿子还在念大四,我们啊还得 应付 他的日常花销呢! 说“”“”“”起 理财 两字,干练、淳朴的张伏英却显得 一头雾水 , 是不是指管钱那事? 可说起一“”天又一天的 采购 计划,她肚子里藏着自己一套小算盘,说起来头头是道。“”现在家里富裕了,我们想的不再是吃饱,而是吃好、吃得放心。 张伏英说,她平常进货“”买东西,主要依靠两个途径:一个是 熟脸孔 ,如店里、家里所需要的鸡鸭禽蛋等等,大“”多在熟悉的人处买,这比较保险,而且价格便宜;另一个是 生脸孔 ,菜油、老酒、霉豆腐等小摊小贩进村时,她就要作一番比较,价廉物美的就多采购些。风景秀丽的香林村,离湖塘街道集镇中心 4 公里,虽说交通便利,张伏英却抱怨有时家里“来的客人一多,要买点像样的东西还是觉得不方便。 幸亏边上开副食品店、摆菜摊的都有点亲戚朋友关系,我店需要什么东西,他们给我都是进价。”咦,超市还能办年货?今年 1 月 8 日,在香林村中央一家约 60 平方米的供销便利店正式开业。因曾有一次在超市购物买贵的经历(同样的中华牙膏副食品店卖 1.2 元,镇上的超市却要卖 2.5“元),张伏英起初对这家超市多少有点抵触情绪, 超市开业前三个月,我只去买过两次,而且是应急用品。店主柯国安说,超市生意不错,每天销售额都在 600“元左右。 我们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到超市买东西了。”一位正在买饼干的小女孩说,这种店的商品价格与城里的一样,最主要是质量有保障,特别受年轻人的欢迎,以前发现买了假货,肚子吃坏了,可能只会和店里吵一架,说不定还不能解决问题,现在好了,有了说理的地方(店主也认为有了超市撑腰,顾客投诉不再“是件难事)。 起初是被它的外貌所吸引,店门口花花绿绿的纸张贴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