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几点建议摘要: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教育国际化在中国本土表现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也在中国应运而生,并取得了巨大进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旨为其健康的进展提出有益的建议。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协调进展公益性1、加强政府的对西部的政策支持,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和区域的协调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教育部关于当期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都指出了国家鼓舞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边缘的地区转开中外合作办学,对于东中部中外合作办学进展较好的地区,应当在有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的提高,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向更高层次的合作进展,对于西部地区,国家和当地的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外方学校与西部地区高校合作办学的激励政策的建立,可以给与税收上的减免,给予西部中外合作高校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西部高校自身也应具有更加开放的视野,积极引进外方优质的教育资源,积极的更新自己的专业结构,弥补进展中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培育更高水平的人才,促进西部教育事业的长足的进步。2、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继续进展,建立多层次的系统的合作人才培育模式。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以及项目不应该局限一个层次,合作办学应该向纵深的方向进展,假如只是在本科或者是硕博单个层次进行合作,这样会影响人才培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很大,但高等教育相差甚远,假如在本科接受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教育,毕业在国内继续深造的话,这样会出现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不适应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设置方面我国与欧美大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同样本科在普通院校读书,继续深造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习,那么也可能会因为本科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影响其继续学习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包含了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的系统的合作办学模式,这样有助于高水平的人才的培育。以上海交通大学与密歇根大学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为例,就包含了电气类和信息类的本科、以及讨论生教育的多个层次,这样有助于充分的引进世界著名大学的高水平专业,系统培育高水平的人才。3、进一步法律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秩序,确保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健康进展。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中外合作办学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中外办学质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