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创面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目的对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在创面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100 例因皮肤创面需行闭合创面治疗同时对皮肤质地无特别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与治疗组,各 50 例。对比组采纳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根底上采纳 VSD 技术进行治疗。比照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及创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纳 VSD 技术在创面修复手术中应用,能有效减少患者痛苦,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及家属心理负担,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疗效显著,可以广泛应用到创面修复手术中。手足外伤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皮肤移植术,但是皮肤移植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的解决开放性创面中肌腱与骨外露的问题。VSD 技术主要是指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对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填充或覆盖,然后应用生物半透膜对其进行封闭,让其成为封闭的空间,最后用引流管与负压源接通,通过可控制的负压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本文对 VSD 临床医学论文技术在创面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2 治疗方法对比组患者采纳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主要方法是经换药、屡次扩创、骨面钻孔等促进肉芽生长、控制感染、改善创面根底,待创面适宜后给予皮片移植,但术后皮片成活率低、遗留瘢痕大、疗程长、患者痛苦大,且费用高[1]。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根底上采纳 VSD 技术进行治疗:一期清创后,根据创面选择适宜的材料,利用 VSD 技术进行治疗,可同时应用冲洗技术〔如有效抗生素冲洗感染创面〕,1~2 个疗程后创面均可到达皮片移植条件,术后皮片成活率高、遗留瘢痕小、疗程短、患者痛苦小,且费用降低[2]。1.3 疗效评定标准[3]以患者修复后的恢复情况作为标准;优:皮片一期成活,患部无痛苦感,皮肤移动性好,疗程 4 周;良:皮片一期成活,患部无痛苦感,皮肤移动性稍差、无贴骨瘢痕,疗程 6 周;可:皮片大局部一期成活、换药后全部成活,患部少许痛苦,皮肤移动性欠佳但无贴骨瘢痕,医药卫生疗程 6 周;差:皮片大局部不成活,患部痛苦明显,皮肤移动性差且有贴骨瘢痕,疗程 6 周。有效率=〔优+良+可〕/总例数100%。2 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有效 49 例,有效率为 98%,对比组有效 42 例,有效率为 84%,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