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到新水平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世界与民族、历史与时代的有机统一。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始终把握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一重要论述,既概括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又明确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理论的特色,就是理论的内容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气质和特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是指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用实践来检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就是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理论生长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的标准,把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统一起来,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作为主导价值追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也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实际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重在解决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重在解决党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后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在解决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这些重大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第1页共5页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塑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是指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进行实践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散发着中国这块土壤的浓郁气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还表现为它不仅是当代中国建设、改革与发展实践的理论升华,而且是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当代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机结合,同时注意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是指它始终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科学判断时代主题的变化和世界发展的趋势,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带领中国人民紧跟时代前进潮流,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这种理论创新是在立足现实与引领未来的结合中向前推进的,是在顺应当今世界时代潮流和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统一中不断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第2页共5页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