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医疗机构贷款的风险与控制建议(一)医院行业共性风险及控制措施 1、政策性风险医院以药养医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渐成气候,特别是公立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讲求效益最大化,加大了社会对医疗成本的负担。目前坚持公益性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核心原则政策变化的主要内容:一是“三降二提”,即:逐步降低药品价格,降低技术含量较低的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降低高价医用耗材费,适当提高劳务技术含量较高的医疗项目收费,适当提高政府财政补助水平,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二是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改变居民医药费用个人支付比例过高的状况。三是国家实行“行政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专户”政策,医院资金将逐步由医院帐户转移到财政帐户,加大了我行对医院资金流向,特别是还贷资金的监控难度。控制措施:目前国家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正在紧张制定中,对此应密切关注国家医药体制改革政策的动向及变化,审慎评估医药分开对医院收支结余及还贷能力的影响。跟踪了解财政补贴政策的变化,了解财政拨付比例、拨付项目及其拨付到位情况,特别要关注地方财政投入计划是否按规定落实到位。审查了解医院医药收入财政部门有无截流留用现象。如以未来财政补助作为还贷资金来源的,应尽量争取得到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还款承诺或把偿还贷款资金列入财政卫生预算支出。一般来说,如果医院所在地的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资金对医院行业的投入程度会高一些。同时,应积极争取医院客户财政授权支付零余额帐户在我行开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监控医院资金流转情况的作用。2、管理决策风险公立医院的院长大部分是由技术专家选拔充实到院长岗位上的,对他们来说往往“专业技术是主业,医院管理是副业”,较大程度上缺乏医院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加之,所有者虚位,公立医院的管理者是受托经营,造成动力不足,成本管理弱化,内部运行成本高。一方面致使医院收入大量流失,出现药品回扣、私自收费等现象,收支结余不高甚至出现亏损情况;一方面,医院经营短期行为严重,存在不计成本、过度负债盲目扩张的冲动。有些因管理不善还出现了各类经济纠纷及严重医疗纠纷情况,影响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控制措施:一是审查医院经营成本的合理性,资金使用是否存在铺张浪费现象;重点审查医院年度预算制定、执行情况,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是否存在超出预算安排的情况。审慎评估严重医疗纠纷对医院经营发展的影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