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银行风险测试方法 一、引言 2025 年金融危机提醒我们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和预警能力,尤其是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宏观流动性较充裕,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可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我国商业银行新增贷款集中度较高,主要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而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存在许多问题,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偿还债务主体不明确,埋伏着较大的金融和财政风险。2025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新一轮房价泡沫。一旦房价发生逆转,可能导致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房贷的抵押品价值下跌,银行将面临巨大的偿付风险。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活期化和贷款中长期化趋势明显,造成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错配,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平稳进展时期还是经济大幅波动时期,流动性风险始终是金融市场关注的重要方面。随着金融全球化进展,国内外金融市场不断融合,国际间的资金流动更加频繁,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外金融形势和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客观准确地度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确保我国银行业长期稳定进展,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打好基础。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界定 商业银行流动性是指银行具有充足的资金来应对其负债的减少和资产的增加的能力,即以现金资产来满足正常经营支付的能力。当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保持不合理时,就缺少充足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满足存款者提现和保证借款人合理的贷款需求,由此便产生了银行流动性风险。若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持有充足的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那么银行就没有流动性问题。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随着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往往会出现流动性缺口,给银行经营带来不确定性。商业银行流动性不仅受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也受外面经济因素影响,比如外汇占款、央行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等。 流动性风险是银行管理者必须要关注的风险。若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则会失去良好的盈利机会,在极端状况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加剧,可能使银行资不抵债,造成银行破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根据程度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方式。首先,流动性风险表现为商业银行不能在金融市场上及时以合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