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卫生现状及教育对策摘 要:当今社会高速进展,小学生尚未成熟的心智易受到各种外界负面影响因素的影响。许多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呈现出压力过大、交往自我中心化、反压迫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弱化、诚信意识不强甚至有所减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作为家长和老师应以身作则,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孩子,积极培育孩子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球共有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 1997 年召开的全球心理健康会议上呼吁各国政府、机构重视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其中儿童、青少年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之一。我国对这个的问题一直非常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养,健全人格,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本文基于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卫生现状的调查,发现原因,提出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指导策略。一、讨论对象与方法(一)讨论对象在讨论中,以层次不同的常州市六所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既有各级重点小学,也有一般小学;既有城市小学,也有农村小学;同时,对上述学校三、四、五、六年级学生按班级分层抽样。本次调查涉及的学生人数众多,总共有 22 个班级的小学生,覆盖三、四、五、六这四个年级。其中男生 416 名,女生 421 名。男女生比例基本平衡,大致为 1∶1。(二)讨论方法1.问卷法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 22 道,其中选择题 20 个,简答题 2 个。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目前小学生的举手心理、交往心理、說谎心理、厌学心理、焦虑心理、嫉妒心理等内容。为确保施测信度和效度,对问卷实行不记名问答。此次共发放问卷 850 份,回收 837 份,问卷回收率为 98.4%。2.访谈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被测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二、小学生心理卫生现状调查结果分析(一)小学生心理卫生现状的评析1.交往心理:交往中男女有别,社会交往为主因。交往心理既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之间,也存在于群体之间。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女生都比男生更“谦让,并会考虑自己是否有错”。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不管自己是否有错,争吵到底”的三、四、五、六年级的男生分别占 9%、10%、12%、13%,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男生的好胜心理越来越强,这种性别差异主要是体质和生物学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