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剪纸的传承与进展山西民间剪纸是一种民俗艺术。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直接受当地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山西人朴实、豪爽。他们将自己的情意和向往都寄予于剪纸当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俗,彰显出极高的审美情趣。剪纸艺术遍布山西全省各地,类型和表现形式大体一致,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吕梁剪纸质朴、雄浑,颇具汉代石刻的特色;晋南剪纸酣畅淋漓,粗中见细;雁北剪纸既有关内的艳丽,又不乏塞外的奔放;晋中剪纸则具有精细、圆润的特点。山西民间剪纸,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婚嫁、节日、丧葬、生日等都能见到剪纸的伴随。可以说,生活习俗决定了剪纸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而剪纸艺术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山西传统民间剪纸的传承山西民间剪纸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进展流传至今,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剪纸艺术的传承是这门艺术的文化演变过程,传统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结构,使这门艺术得以稳定地延续下来。剪纸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已经在民众心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审美意识,并固化在人们心中。由于剪纸材料不易保存,以及传统传播方式的限制,口传心授成了传统剪纸的主要传承方式。传统民间剪纸传承,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亲缘传承,如婆媳、母女等有亲缘关系的人之间代代相传。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以血缘为基础,很适合技艺的亲缘传承,不少剪纸口诀都是由家庭成员代代相传的。二是业缘传承,即通过行业组织传承剪纸艺术。这种传承方式一般以行业为中心,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进行。三是地缘传承,这是一种横向传播,主要因人口迁移或商业流通而形成,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比较明显。一些大城市甚至还有贩卖剪纸的艺人。二、山西民间剪纸的健康进展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对曾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剪纸艺术,也开始有了一些陌生感。山西民间剪纸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毋庸置疑,传承这门技艺便成了许多文化人的使命。让民间剪纸艺术重新焕发生机,培育出优秀的传承人,需要重新思考剪纸的进展问题,探究出一条良性进展道路。(一)从民间来到民间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这是民族文化的根本。而文化特质的区别,归根结底是养育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区别。一个民族文化的进展,建立于自身社会习俗和自然环境的独立进展之上。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生存进展的根基,剪纸也不例外。山西民间剪纸来自民间传统,对它进行保护,是维护本民族文化特质的一部分。对剪纸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