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断耕耘,成果丰硕参加工作 25 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医生的道德法律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技术精益求精。完成手术麻醉 8000 多例,从未发生过一例重大并发症和麻醉差错事故。作为全市麻醉学科的带头人,他主持开展了带无线视频系统新型麻醉咽喉镜的研制、支气管麻醉、心血管手术麻醉、体外循环技术、控制性降压、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等 10 多项高新技术获得成功,填补了 xx 市空白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先后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8 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 1 项。历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3 篇。担任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现代食管癌贲门癌诊疗学》1 部。二、科技创新,促进进展该科研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 2024 年度 xx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2024 年度 xx 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崇德精医,创新奉献从一名普通医师成长为医院业务副院长、副主任医师的历程,是 xx 同志勤奋敬业,不断进取的结果。任现职以来,xx 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主持领导全院疑难危重病例的抢救工作,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作出了重要贡献。四、汶川抗震,成绩突出“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xx 同志不顾原有高原反应病史及年龄超过上级规定要求,主动请缨参加抗震救灾。经上级批准后,担任 xx 市援川医疗卫生队队长,带领 6 名医疗卫生队员冒着滑坡、滚石、余震等危险,翻越海拔近 5000 米的夹金山、巴郎山二座高山,跋涉 600 多公里来到汶川县卧龙镇灾区。由于大地震破坏,卧龙镇医院倒塌,医师砸伤,医疗设备、药品均被毁坏,整个镇医疗处“”“”于 缺人、缺械、缺药、缺医院 的 四缺 状态。到灾区后,他和队员们立即投入工作,提“”“出医疗卫生队 援川期间不休息 、 医疗队 24”小时值班制 口号,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病人有需要,随叫随到。没有医疗场所,他们就在废墟中搭起帐篷开展工作。在看病的同时,他和队员们日夜加班维修被损坏的 B 超机、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等设备使之及时投入使用。针对灾区急救药、心脑血管病治疗药等缺乏,及时积极的向 xx 市政府反映,由 xx 市卫生局组织捐赠了价值近 6 万元(200 多种)急救药械送往灾区,有效地满足了当地群众就医的需要。他还自费出资 3000 多元购置了一批医疗卫生方面书籍捐赠给卫生院,为卫生院创立了首个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