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散文教学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中学生如何健全人格庄子于《内篇》所述:“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失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他所阐述的,无非是陈述一个长于生活者,必也长于看待死亡,反之亦然。一个尊重生命,热恋生命的人,才会懂得如何去享受生命,制造更有意义的生命,让生命充实而有活力。一个漠视生命,厌弃生命的人,断然不会去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只会日复一日地无聊打发生命,甚至去扼杀别的生命。对生命的敬重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最为高级的价值关怀。一个懂得生命、尊重生命的人,他必定有自己的坚守,他不会暴殄天物,物丧其性,必定不会敝履红尘,自了其生。他会在自己精神的引航下向自己的航线坚定地走下去。这种情怀在物欲横流、人为物役的时代尤为宝贵。庄子散文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肯定。(二)独立自由,自尊自强。自由,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梦想,是人类的终极性价值和终极追求。独立为人类最为高贵的品质。只有不依不傍才可能走向自由,获得自尊和获得别人的尊重。这种独立自由精神的人才是健全的人。在《养生主》中,庄子表述其自由、自尊的思想,说道“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蓄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泽雉虽然在野外求食艰难,“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但它并不希望把自己束缚在笼子里,囚笼的生活虽然条件优越,饮食不愁,但失去了独立,失去自由,失掉了尊严,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幸福。这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独立自尊,也是我们今日在教学中,培育中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笔宝贵财宝。(三)顺应自然,返朴归真。庄子崇尚精神自由,把达到独立无待,绝对自由的“逍遥游”作为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所谓“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的活动,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即庄子散文中的真人,神人或圣人。这些理想人格的特征,庄子概括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顺应自然才能返朴归真,庄子的“返朴归真”的理想,意在矫正浇薄浮华,巧诈虚伪的颓风,呼吁保持人自然纯朴的本真天性。(四)和谐冲淡、宽容豁达。中国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和谐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庄子在《天道》里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谓之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也,谓之人乐;与天和者也,谓之天乐。”然而,现实生活又是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庄子深刻地认识到假如人不能正确地协调好与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