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 70 周年巨大成就建国 70 周年巨大成就 3000 米,这是国产大飞机 C919 首飞的最大飞行高度; 6000 米,国内首架大型双发长航时无人机成功首飞; 数百公里的太空轨道,神舟飞天、北斗组网,中国卫星自由徜徉; 38 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嫦娥四号首探月背,五星红旗格外鲜亮…… 梦想是伟大事业的开端。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进展进程中,无数梦想拔节生长,美好希望竞相绽放。 从一穷二白到制造传奇:伟大梦想决定伟大制造 1958 年,一列闷罐火车行驶在中国西部,所经站牌都被草帘子遮得严严实实。列车的目的地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任务是在荒凉沉寂的戈壁滩里修铁路、建机场,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新中国的首个导弹、卫星发射场。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这里是酒泉,也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圣地。 离发射场不远处,东风烈士陵园坐落于此。760 多名航天工作者在这里长眠,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仅 27 岁。 他们生前,吃沙枣、喝碱水、睡帐篷、住地窝,没有大型机械,一根根枕木、一条条钢轨,他们就手拉肩扛,仅用两年时间就在戈壁滩上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1960 年,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东风一号”腾空而起;1966 年,我国进行首次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试验;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这里起飞,一曲《东方红》声震寰宇…… 从一穷二白到制造传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献完青春献子孙,在茫茫戈壁上放飞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以身许国、九死不悔的壮阔人生。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深沉厚重、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 1949 到 2024,每一次飞行都描绘着壮丽的中国航迹,每一步跨越都标注着崭新的中国高度。 70 年前: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开国大典上,受阅的飞机因为数量不够,不得不飞完一圈绕回来再飞一圈。 70 年后:国产大飞机运 20、C919、AG600 蓝天聚首,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飞行次数突破 300…… “中国航天起步时,首先是考虑解决有无问题。”“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是这一切的亲历者。他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进展成就了巨变。 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墨子号”飞向太空,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从北斗系统服务全球、“嫦娥四号”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背影像图……一部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