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中的小康社会[整理版]当代大学生心中的小康社会[整理版] 我心目中的全面小康社会 一直觉得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现代社会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作为饱受争议的 90 后, 我们在生命的前 20 年深切的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点滴进步过程。 也许我们不是最早并且最直接见证 78 年改革开放后社会变化的一代人, 但是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确实是感受中国进入小康社会, 科学技术, 经济生活, 素养教育都飞速进展的幸运的一代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我脑海中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小康” 承载着民众对对于美好生活最朴素的追求与向往; 自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对“小康” 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升华, 现实中更是给予了老百姓看得见、 摸得着的实惠。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起, 在邓小平的提倡下, 建设小康社会就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个跨世纪的理想和行动目标。 经过近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已为实现小康社会的雄伟蓝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 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 2024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现阶段是我国进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关键阶段。 社会是每个人的缩影, 作为有着无限创新能力的 90 后的我们, 全面小康社会在我心目中的缩影是无限美好的想象, 期待着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我心目中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里, “全面小康社会” 既有“物” 的标准, 也有人的标准, 既有有形的指标, 又有无形的指标, 其维度涵盖了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等多方面。 具体体现在衣食住行, 教育、 医疗、 就业、 养老、 娱乐、 旅游、 生态、 政治参加等方方面面。 一、 衣食住行。 我心目中“小康” 生活, 就是吃的更安全、 住的更宽敞、 行的更方便, 后顾之忧更少。 天更蓝、 水更清、 气更洁, 一派和谐盛世的局面。 全面小康的社会应该是物质方面可以达到一个基本富足的状态。 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 横向来看是每个人生活各个方面的全面小康, 纵向来看是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全面升级。 所以我认为全面小康社会不会再出现因为贫穷而露宿街头, 因为饥饿而毫无生气的人。 也不会出现频繁的实物中毒现象, 不会出现高峰时期交通的拥堵的现象。 二、 生活环境。 空气是否清新、 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 这些与我们的健康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真正的影响着我们的幸福生活。 就目 前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