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恐龙家谱出了错

恐龙家谱出了错_第1页
恐龙家谱出了错_第2页
恐龙家谱出了错_第3页
恐龙家谱出了错我们知道,恐龙有两大家族,一大家族是鸟臀目恐龙。这类恐龙长有喙,为草食性恐龙。家族成员包括长有冠饰的有角类恐龙,如三角恐龙和长有鳞甲的装甲类恐龙。而另外一大家族是蜥臀目恐龙,包括兽脚亚目食肉恐龙(通常是两条腿),如霸王龙和迅掠龙,以及长有长脖子、长尾巴的蜥脚形亚目恐龙(通常为四条腿)。这种分类方法由著名英国古生物学家哈利·丝莱在 1887 年提出,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出现在各大教科书上。那么,哈利·丝莱是如何分类的呢?早期的族谱划分由于所存在的唯一线索只有恐龙骨骼化石,没有 DNA 线索,古生物学家只能通过比较不同恐龙的解剖学特征,推测出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特征是如何在物种间演化的。哈利·丝莱所使用的分类方法也非常简单:看各自的盆骨形状。那些盆骨与鸟类相似的,被归为鸟臀目恐龙;而耻骨朝着前方,坐骨则向后延伸的恐龙,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被归类为蜥臀目恐龙。显然,直观上看,这两种盆骨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讨论者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恐龙化石标本属于哪个恐龙家族。实际上,哈利·丝莱的分类方法有一些非常矛盾的地方,比如化石证据表明,鸟臀目恐龙跟蜥臀目恐龙中的兽脚亚目恐龙一样也有羽毛,这两种不同恐龙家族的共同特征导致讨论者们怀疑恐龙们的共同祖先是长有羽毛的。既然羽毛是所有恐龙的共同特征,那么,蜥臀目恐龙家族中的蜥脚形亚目恐龙应该也长有羽毛,但没有任何化石证据能支撑这一点。而且,既然鸟臀目在盆骨解剖学特征上跟鸟类相近,为什么鸟类是起源于蜥臀目呢?最近,来自剑桥大学的讨论者在著名期刊《自然》上发表的讨论表明,这个存在了 130 多年的“恐龙家谱”可能出了错。给恐龙重新划分家族讨论者们讨论了 74 种早期恐龙(很多是最近 30 年内才发现的)及其近代近亲物种,用计算机对超过 3.5 万个恐龙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特征讨论,并编排出 457 个详细特征,然后使用这些特征来创建恐龙家谱。最终结果表明比起蜥脚形亚目,兽脚亚目和鸟臀目化石在解剖结构上有更多相似之处,有 21 个相似的解剖学特征,如下巴的凸起和脚部的骨骼结构。自然地,这两类被归为同一类,讨论者们将这两类划分为同一演化支系,并命名为“Ornithoscelida”,用于纪念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早在 1870 年,赫胥黎就提出鸟类进化自食肉的兽亚目恐龙,并将鸟臀目恐龙与兽亚目恐龙归为一类,并取名叫“Ornithoscelida”。而蜥脚形亚目恐龙仍然呆在蜥臀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