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动读者先感动自己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包括特写、专访、侧记等表现形式,能生动而细致地报道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人物通讯作为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有用文写作学科讨论的重要文体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笔者就典型人物的通讯采写谈几点体会。采访前先做足功课写一个新闻人物前,必须做足功课,要先找出这个人物“典型”在哪里,也就是对于这个人不同于常人的出彩地方要了解清楚。所谓“树”典型,若没有过人之处怎么“树”得起来呢?2.补充专业知识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难免有局限性,而采访对象又来自于各行各业,这就要求记者除了平常多积累知识,还要在采访前及时补充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否则记者很可能听不懂采访时遇到的专业术语和问题,特别是一些针对专家、学者的采访。10 年前,笔者曾去山东省立医院采访一位心外科专家,而采访医学专家一定会涉及一些专业知识,假如不做好准备就无法和专家顺利地沟通,甚至完全听不懂专家的表述。笔者早年曾学过医学,于是找出大学时读的外科书,认真阅读有关怀脏搭桥手术的文章,做好准备再去采访。采访过程中,笔者既能提出较为专业的问题,也能轻松听懂他的回答。这篇通讯《心尖上的舞蹈》作为头条发在了报纸上。3.了解采访对象的生活环境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的生活环境,包括他的家庭、单位及所在城市等。了解他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全面认识采访对象,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提问,有效避开沟通中出现卡壳现象。还能以此获得采访对象的好感,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获得意外收获。一次,笔者去采访一名某大型企业的优秀职工,他的很多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实际中也大大提高了效率。采访前,笔者先调查了采访对象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了解了这家企业的情况和他的工种,由此明白了他的发明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采访中,因为提问到位而得到他的积极配合,于是一篇立体感很强的报道就很快出炉了。可见,记者有备而来往往是采访成功的基础。采访中注意挖掘采写人物通讯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精神面貌去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和生命,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因此,在采访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深化挖掘故事——故事让人物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