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鲜卑音乐论略【 正 文】 慕容鲜卑同其他民族一样也有着悠久的音乐进展历史,其先民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制造了“”原始音乐。鲜卑与乌丸同出于东胡民族, 其言语习俗与乌丸同 (注:《三国志》卷三“○《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史载他们的习俗 贵兵死,敛尸有棺,………”始死则哭,葬则歌舞相送 至葬日,夜聚亲旧员坐,牵犬马历位,或歌哭者(注:《三国志》卷三○《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列传》所载略同。)可见鲜卑族在进行葬礼时必以歌舞表达哀思,这种质朴粗犷的原始歌舞,无疑是源于其生产、生活,并成为其思想感情流露和宣泄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鲜卑族没有文字,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因而其原始音乐不可能留传下来。慕容氏从鲜卑族中分化出来之后,随着其与汉民族接触的增加和入主中原,慕容鲜卑音乐也就逐渐见诸汉文字记载。慕容鲜卑民歌,见于文献记载的有《阿干之歌》(注:见《晋书》卷九七《四夷传·吐谷浑》;《魏书》卷一○一《吐谷浑传》;《宋书》卷九六《鲜卑吐谷浑传》等。)、《慕容可汗》、《吐谷浑》(注:《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慕容垂》、《慕容家自鲁企由谷》(注:《乐府诗集》卷二五。)等。这里的《吐谷浑》歌也是慕容鲜卑歌曲。吐谷浑是从幕容鲜卑中分离西迁的一支,后立国于西北地区,至唐龙朔三年(公元 663 年)被吐蕃所灭,存在三百余年。“《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对这首歌进行解释说: 吐谷浑又鲜卑别种,知此歌是”燕、魏之际鲜卑歌。 认为这首歌是慕容诸燕国家至北魏建国之际的鲜卑歌,这实际上就是慕容鲜卑的歌曲。而且这首《吐谷浑》歌可能就是《阿干之歌》,或者至少是包含《阿干之歌》在内的慕容鲜卑歌曲,《太平御览》卷五七○《乐部八·歌一》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说:慕容w ě““”“”i@① 以孔怀之思,作《吐谷浑阿干歌》( 于 当为 干 之”讹)。 可见《阿干之歌》的全称是《吐谷浑阿干歌》,省称为《阿干歌》,或可省为“《吐谷浑》歌。除了这些留下有歌名、内容可解者之外,还有其内容 不可解者,咸多可”汗之辞 (注:《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的一些鲜卑民歌,这里面也应当包含歌颂慕容可汗的歌曲。可见慕容鲜卑民歌的数量应当是不少的。这些歌原来是用鲜卑语演“”唱的,所谓 其辞虏音不可晓 (注:《通典》卷一四六《乐典》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