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摘要:1898 年 6 月 11 日 戊戌变法开始,至 9 月 21 日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变法仅仅持续了 103 天就失败了,但是却对近代中国有很大的意义,对后来的辛亥革命革命及新文化运动都有深远的影响。探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对当代中国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字:戊戌维新运动;意义;失败原因;教训;变法; 在中国 5000 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每一代都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拥有惊才绝艳的智慧,他们拥有远超世人的长远目光,他们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他们不顾自身,敢于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挑起振兴中华的大任。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投身于戊戌维新运动的那些人就是那一代中国的脊梁。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及过程 19 世纪 90 年代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进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进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1895 年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4 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了北京,犹如晴天霹雳,朝野震惊。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子们群情激愤,他们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组织下,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这次上书由康有为起草 1300 多人签名,史称“公车上书”。上书因顽固派的阻挠没有送到光绪帝的手中,对政府触动不大,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和影响。“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在各地创办了许多报刊、学会、学堂,为变法制造舆论,培育人才。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在全国兴起。 1898 年 1 月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4 月,同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6 月 11 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但是,仅仅 103 天之后,1898 年 9 月 21 日的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仅仅持续了 103 天就是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洋务派 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