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税现状讨论摘要: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逐年增多,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进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各国的主流。西方很多国家在上世纪就开始征收碳税,并取得相应的成果。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也在积极开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及环境保护的可行方法的讨论。本文通过分析借鉴日本碳税的进展模式,学习其进展经验,对我国碳税的实施给出合理性建议。关键词:碳税;日本碳税;国际碳税一、碳税的进展历史及基本理论(一)碳税的进展历史碳税概念的提出和实践最早出现的欧洲。20 世纪 90 年代初,当时欧洲国家考虑出台碳税主要目的并不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考虑保护环境及降低劳动成本等因素。广义的环境税包含碳税,碳税的实施是环境税改革的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改善环境污染,因此,欧洲大多数国家都进行了以碳税为中心的能源税的改革。芬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征收碳税的国家,丹麦、挪威、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陆续以不同形式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碳税。截止到 2024 年,欧洲共有 250 多亿欧元的税收通过税收循环从碳税转移到劳动力税基上。(二)碳税的基本理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在他的著作《福利经济学》中提出,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排污者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相等。碳税被认定为是一个全球性的需要标准化的一个特别税种,需要对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统一的核算。各国税收一般都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碳税的实施由政府出面严格执行,这样会碳税的实施会更加系统,更加完善,阻力会相对减少,可以达到人们相应的预期效果。二、日本碳税进展模式的特点(一)日本碳税方案的基本特征是低税率日本碳税税率是 2400 日元/吨碳,约 184 元人民币/吨碳。与欧洲国家相比,日本碳税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政府实施碳税主要是为了增加税收收入,利用税收收入增加政府投资,促进日本经济的更好的进展。(二)碳税配套设施完善日本碳税政策设计的同时,配套了许多税制改革和各类政策,配套设施最大的作用是使碳税实施的能发挥出最大效果,尽量降低其对本国的经济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碳税政策顺利实施和得到公众和企业认可。其配套设施大致分为道路特定财源、汽车购置、建筑节能、其他四方面,其中道路特定财源在日本燃料消费征税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该制度要求汽车利用者在消费燃料、取得和保...